渭源县博物馆【线上展览】之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
2020-04-17 点击 0 作者: 来源:渭源县博物馆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

长城,也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精神的象征。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可能是大家最为熟知的长城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也是大家口中的常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渭源也有长城,并且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那就是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战国秦长城。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

战国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战国“秦昭襄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义渠,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中心在甘肃庆阳一带。秦灭义渠,事发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因此,战国秦长城最早是在公元前272年以后开始修筑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分布于县境北部,大体呈西北 - 东南走向,全长 39.2 千米,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大体沿大河、崔家河、咸河等三条河流之间的山梁延伸。战国秦长城渭源段自临洮县夹槽梁进入本县,经樊家湾、李家窑、关山根村、秦王村、大石岔村,向东南方向沿洮河与渭河分水岭岭脊延伸,再经七圣村、红岘村、池坪村、盐滩村,沿秦祁河与崔家河之间的山梁延伸,跨过秦祁河,至野狐湾南面,进入陇西县境内。在渭源县境内,战国秦长城主要经过庆坪、清源、北寨等3 个乡镇的14个行政村。北寨镇马家山长城段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战国秦长城之一。

渭源战国秦长城分布图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由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及其他与长城相关遗存组成。长城墙体长39.1 千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4 ~ 0.11 米,多呈土垄状,底宽0.3 ~ 9.5米,顶宽 0.1 ~ 7.2 米,高 0.1 ~ 5 米。有壕堑 1 条,即红岘村壕堑,内依长城墙体,外侧铲挖山坡,略呈“U”字形。有关堡 5 座,其中关 1 处、堡 4 座,均位于长城内侧,关堡墙黄土夯筑,夯层厚 0.08 ~ 0.1 米。关堡内均不见建筑遗存,地表发现瓦片和器物残片。单体建筑 53 座,其中敌台50 座、烽火台 3 座。烽火台 2 座位于长城内侧,1 座位于长城外侧。单体建筑平面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剖面绝大多数呈不规则形,部分呈梯形,个别呈三角形。单体建筑构筑方式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 0.04 ~ 0.11 米。长城沿线发现障墙 4 处,均位于长城墙体内侧山梁上,与长城墙体垂直,除野狐湾障墙外,其余均与长城墙体不相连。障墙长 35 ~ 45 米,底宽 2 ~ 15.5 米,顶宽 1 ~ 2.1 米,高 2.2 ~ 8.3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 0.06 ~ 0.12 米。

马家山段长城

在长城遗址沿线周边还散存外绳纹内麻点纹、菱格纹、绳纹、素面纹、布纹以及外绳纹、环轮纹、内麻点纹瓦片。沿线周边散存外绳纹内麻点纹、菱格纹、绳纹、素面纹、布纹以及外绳纹、环轮纹、内麻点纹瓦片。消失段间残存之类的各类瓦片,成为判断长城走向及其位置的重要依据。

战国秦长城筒瓦

     祁坪村长城墙体长 3218 米。黄土夯筑,夹杂有砂土,夯层厚 0.05 ~ 0.09 米。底宽 0.4 ~ 9 米,顶宽 0.2 ~ 3米,高 0.4 ~ 5.2 米。沿线散存绳纹、环轮纹板瓦及筒瓦等。沿线有敌台 5 座。

盐滩村长城1段长城墙体长 5587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 0.05 ~ 0.09 米。底宽 0.8 ~ 7.5 米,顶宽 0.3 ~ 2.8 米,高 0.5 ~ 4.8 米。沿线散存外绳纹内麻点纹、绳纹、乳钉纹、素面和布纹以及内外皆环轮纹瓦片,另发现云纹瓦当。沿线有敌台1 座、障墙2 处。

盐滩村长城1段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但受到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城的状况令人堪忧,长城的保护迫在眉睫。《长城保护条例》,于2006年9月20日由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通过,自12月1日起实施。《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于2019年5月31日由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7月1日起实施。这对长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使长城保护有法可依。我们在此也呼吁大家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