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博物馆【线上展览】之渭源水磨群
2020-04-24 点击 0 作者: 来源:

渭源水磨群共有水磨坊11座,主要分布在洮河和渭河流域的会川、锹峪两个乡镇。共有立轮磨1盘,是锹峪镇永丰村的中庄社祁兰英水磨坊。平轮磨有会川镇罗家磨村的头庄社乔建珍水磨坊、头庄社的张杰水磨坊、包家庄社的张新荣水磨坊,会川镇大庄村的小寨社张芳水磨坊等10盘。水磨坊群均为渭源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17年开始,我县积极争取水磨维修资金,对现存的6座水磨进行维修。

水磨坊大多始建于清代,经过多次维修,现正常使用,主要磨小麦、蚕豆、玉米等。水磨房为土木结构硬山顶建筑,中间为木板房,两边为土坯房,比较破旧,均为私人财产。磨盘用质地较细密的青石凿成。

水磨坊正面

水磨坊背面

水磨是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一种古老的磨面粉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渭源县境内的水磨磨坊,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部分组成。磨盘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磨盘多用坚硬的石块制作,上下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通过下磨盘的转动,达到粉碎谷物的目的。

祁兰英水磨立轮

张芳水磨平轮

张新荣水磨磨盘

制作磨轮

凿磨盘

北宋文学家王禹称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逐渐演变为水磨坊的专用对联。成为田园诗中流传千年的主题。

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沿河上游沿岸的每个村庄里,都有一渠清水沿田埂、绕正在工作的水磨村舍款款奔来。临近水磨坊处水流加急,靠渠水为动力,带动木轮引擎石磨昼夜不停运转。

渭源水磨历史悠久,代表了西北地区传统工艺,在生产生活中曾发过重大作用。它日夜旋转,磨面千斤,不但节约能源,而且是无污染的环保磨面工具,也是人类早期利用自然能源的典范。